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3年 第19期 > 第5版 学员天地
从党史中汲取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力量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文章作者:胡 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始终把改革创新摆在重要位置,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智慧。四川党的历史与此保持一致,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汉“金鱼分地”“向阳摘牌”,开启了先于全省的农村改革,孕育了“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面对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通过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事业发展,要在传承和弘扬的基础上做到“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对标看齐、把牢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升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和权威性,有利于全党全国在改革上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有利于改革涉险滩、闯难关、啃硬骨头,有利于统筹协调、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回顾改革之路,无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还是全省从“金鱼分地”“向阳摘牌”开启的农村改革实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改革的重要前提、最大特色和基本保障。前进道路上,推动改革创新必须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在党的方向指引下,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坚持解放思想、打破藩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我们党带领人民获得的伟大觉醒,正是从40多年前进行的那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开始的,在这一时期,广汉把一个“包”字引进农业生产,用“分”的方式点燃了农民积极性,推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在当时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全省乃至全国“开风气之先”,实现了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深化和拓展这一进程,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特别是认真深入学习、系统准确把握、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用创新思维和办法,破除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四川工业经过近30年建设特别是“三线”建设,已具有一定基础,但仍然面临活力不足的困境。1978年10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宁江机床厂等六家企业中进行扩大自主权的探索性改革试点,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同样,这一时期的广汉,为破除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障碍,将向阳公社改为乡,同时改生产队为农业生产合作社,释放了发展活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精准设计改革方案、探索改革路径,始终是40年来改革的重要经验。在新时期推进改革创新,就是要深入领会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准确把握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大势的科学方法,用担当作为,努力解决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四是坚持群众首创、成效惠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到进行县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城市改革试点到统筹城乡发展等,其中很多改革创新的原初动力、原初设想、原初探索都源自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始终是推动改革发展的主力军。以广汉“金鱼分地”为代表的四川农村改革,农民就是用“抓阄”的方式首创生产责任制,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改革路径。作为主政一方的党委政府及领导者,更加需要鼓励基层探索实践,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敢于把一些基层干部群众的探索实践不断上升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让人民群众的大胆创新创造与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引导相互呼应,基层探索式的自下而上推进与顶层设计式的自上而下引领相互交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增强群众获得感。

五是坚持聚焦发展、持续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不断获得发展进步的生机活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造,再到发展方式的重塑,改革创新之路从无坦途。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替代人民公社模式成为农村经济新体制后,与“政社合一”的政治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催生了“向阳公社摘牌”。 农村体制改革的成功大大推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全省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改革逐步由农业发展到工业、商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改革的广度、深度以及难度前所未有,需要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既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又要避免平均用力,实现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必须将钉钉子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态度贯穿始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聚焦制约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迎难而上、主动破题,更大力度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六是坚持斗争精神、应对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三十多年前。”回顾党的是历史,自我净化、自我革命的精神贯穿始终。实践证明,改革越是向纵深挺进,越是要令行禁止、纪律严明。迈向新征程,面对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新的历史课题,推进改革创新,要认真汲取党的历史养分,发扬斗争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营造良好政治环境、政策环境,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支持,改革创新才能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才能持续注入澎湃活力。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2期县级党政正职进修班学员,现任广汉市委副书记、市长)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